有关观察蚂蚁日记模板集合9篇
时间过得真快,一天又过去了,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,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。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,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察蚂蚁日记9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今天,我带着放大镜在楼下观察蚂蚁。我发现蚂蚁有3对足,身体分为3节,头大大的,头上还有两根小触角。通过网上学习,我知道蚂蚁是昆虫。
我还发现蚂蚁喜欢群居,它们很团结,总是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。我把小饼干放在离蚂蚁洞不远的地上,过了一会儿,来了一只“侦察兵”。它一看是食物,爬过去左嗅嗅、右闻闻,左扛扛、右推推。可过了一会儿,它却很快地爬回洞。我以为蚂蚁不喜欢饼干,正要用手去拿时,蚂蚁洞前突然爬出大约十几只蚂蚁——原来是刚才的侦察兵去向蚂蚁总部报告了。一大群蚂蚁爬出洞来一起搬食物了,它们有的夹,有的抬,还有的搬,很齐心。过了一会儿,就把食物搬走了。
蚂蚁是渺小的,但它具有很好的团队精神,这样蚂蚁的力量就变得强大了。正所谓“人心齐、泰山移”,很值得我们学习!
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蚁身长大约1—2厘米,全身黑色或棕色,身体分为头、胸、腹三部分,有一对长长的触角和六条细长的腿,它的腿就像六根黑色的带子支撑着蚂蚁的身体。我曾经看到一则科学小故事,说蚂蚁从高空掉下来也不会死。由于蚂蚁从高空落下来的时候,它的六条腿都张开,减慢了下落的速度,所以它就不会被摔死了。看来它们也会利用降落伞方法,多聪明的蚂蚁啊!别看蚂蚁长得不引人注目,但它是我最喜欢的小动物。我觉得它是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动物。
妈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关于蚂蚁的故事,说蚂蚁遇到森林大火时,它们会聚集起来抱成一团,变成一个巨大的蚂蚁球从山上往下滚,在滚动的过程中,外面的蚂蚁被大火烧得劈劈啪啪地响,被烧死后不断地掉落下来,蚂蚁球越来越小,但最终总会有蚂蚁能成活下来,蚂蚁就是依靠这种牺牲自我的方式使蚂蚁家族得以存活下来的。听了这个故事后,我更加喜欢它们。也更喜欢去观察它们。
一次,我把面包渣放在离蚂蚁洞穴不远的地方,一只蚂蚁发觉了,它先是用腿试探一下面包,又围着面包转了两圈,好像在说:真幸运,这家伙好大哟,我得赶快回家报信去,于是它沿着来路回去,蚂蚁钻进窝后不久,就会出来几只蚂蚁,沿原来的路线向有面包的方向爬去,爬到半路,有的'蚂蚁会转回去,在路上碰到别的蚂蚁,它们会用触须交谈。由于面包较大,不一会儿,从蚂蚁窝到面包之间就来了一个蚂蚁“军团”。看得我目瞪口呆。真实让人难以想象。
蚂蚁真实一种神奇得小动物,我很喜欢它!
今天早上,我下去买早餐的时候,经过路上的蚂蚁洞。我买完早餐的时候,看见它们在搬一条小虫子。因为要把早餐送回家,所以没时间观察。
吃完饭后,我马上跑下去去找搬那一条小虫子的“队伍”,我一路走过去,凭自己的记忆找到了“队伍”。它们正在努力地搬呢!下面是由九只蚂蚁搬着,上面有一只蚂蚁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,好像在指挥它们呢!再看看后面那几只蚂蚁,它们也在搬东西,不过,它们搬的是面包渣和蚊子什么东西的,可能是前面的那几只幸运吧,找到那条虫子。我再仔细看后面那支“队伍”上面也有蚂蚁在指挥,可是它们在上面不重吗?有的还在偷吃东西呢!我还发现,到了蚂蚁的巢穴旁边还有几只专门“接待”的蚂蚁,它们一看见有食物就过去帮忙搬,可能是过去搬的时候就可以偷吃几口食物吧!
我还发现,回来的蚂蚁和出去找食物的时候碰到,总要把触角和另一只的触角碰一下,然后擦肩而过,我还观察了另外几只蚂蚁,发现它们的行动时一模一样的,碰到另一只都要用触角去碰那一只的触角,可能是它们的“礼仪”吧,都要那样问好。
哎,真搞不懂它们的行动是怎么的。不过,今天的丰收不少呢!今天的观察让我多了解了一些蚂蚁的习惯。
今天,我又蹲在蚂蚁洞穴前,不停的发呆。
一只只蚂蚁从我眼前经过,每个蚂蚁都满载而归。突然,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猎物—一只死了的小虫,它用力的往后拉,可是拉不动,便飞快地赶回蚁穴,不一会,一只运输小队跟着那只蚂蚁,找到了那个小虫,它们爬到虫子下面轻松的抬了起来,很快,它们便把战利品运回了蚁穴。
我一直看着蚁巢,好像自己也进到里面。蚁巢里,一个个勤劳的蚁民在搬运粮食准备过冬。走进蚂蚁村,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炊烟,菜香味弄的满村飘香。
走进蚂蚁王宫,一片繁华更是令我目瞪口呆......
蚂蚁们爱劳动、团结友爱,真是我们的好榜样。
这就是让人不起眼的蚂蚁。
清晨,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观察蚂蚁。我们拿了一个放大镜,来到了一棵树下。
找啊找,不一会儿终于找到一只蚂蚁。我们用放大镜开始观察它。蚂蚁的头上有两只触角,身体很小却长了六条腿。全身黝黑。它喜欢吃饼干和面包渣,群居在洞里。我们跟随这只蚂蚁找到了它的洞穴,为了能引出洞里的其它蚂蚁我们在洞的周围撒了一些面包渣。不一会儿,成群结队的蚂蚁从洞里走出来爬向了面包渣。
它们每只蚂蚁都各自用嘴叼了一点往洞里爬去,其中最大的面包渣被四只蚂蚁一起抬进了洞里。我把放大镜放在洞口,趴在地上用一只眼来观察它们回到洞里的情况。发现每只蚂蚁正在各自享受着美食。
在它们的生活中,也许这就是它们最幸福的时刻吧!我们没有再去打扰它们,让它们尽情的去享受美食带给它们的快乐吧!
小蚂蚁的家里没有东西可吃了。
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,小蚂蚁找到了一粒大玉米,于就是它高兴地想把玉米搬回家,此时可玉米太重了,它搬不动。之后它想到了一个办法,用绳子绑在玉米身上再拉,可玉米还就是很重,累得它满头大汗。这时,另一只蚂蚁看见了,连忙跑过去帮小蚂蚁推玉米前进,走了一会,又有三只小蚂蚁看见来帮忙,之后就两只蚂蚁在前面拉,三只蚂蚁在后面使劲推,经过它们团结一致,最后把玉米顺利地搬回了家。回到家后,蚂蚁妈妈看见了,高兴地说:“你们真就是团结友爱的好孩子。”小蚂蚁们听了,高兴地蹦了起来,开心极了!
今天,我放学回家,把书包放下就想出去玩。
我在走出家门时低下头看见一群蚂蚁正在急急忙忙地忙着搬运东西。于是,我就决定不出去玩了,而是留下来看蚂蚁搬东西了。我就蹲下身子来看它们搬运东西。一只蚂蚁来到一块碎饼干前面。它走近饼干,想咬住它拖着搬走。可是,它搬不动。它就离开饼干跑去叫伙伴了。它来到伙伴前面,把头上的触角跟伙伴的触角碰动了一下。那个伙伴就跟着它一起来到那块碎饼干前面一起拖起了饼干来了。咦,两只蚂蚁竟然搬动了那块碎饼干,回到了它们自己的家里去了。
我觉得好奇,于是,我就去翻书查找原因。奇怪呀,它们只是碰了一下头,便会一起去搬饼干了。那是为什么呀?我翻开我的关于动物方面的书来。书里面介绍它们是用触角来传递信息的。
我想再观察一个明白。于是,我拿来一块饼干,捏碎,放一小块在蚂蚁经过的地上。一只小蚂蚁看见了,就一个人去搬。它搬不动,就去找了一个伙伴再来搬。当它们搬了一段距离后,我跟它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。我把它们辛苦搬动的饼干给拦截下来,放回了原来的地方。那两只蚂蚁好象一点儿也不生气,还是跑回原地继续搬运。我惊叹不已。这么小的一只蚂蚁居然能够搬动比自己大好几倍的东西,而且非常和气。真是太帅了!
我把剩下的饼干全部放在地上好让蚂蚁搬回家去吃。
昨天,我看见了蚂蚁成群结队地搬东西,没走一点冤枉路。但同学们说它们没眼睛,于是我决定做一个实验:蚂蚁到底有没有眼睛。
我抓来了一只蚂蚁,并把一小块香肠放在它二十厘米外的地方,过了一会儿,它爬了过去,但路线不是直线。难道近视?我又把香肠放在离它十厘米的地方,但路线还是歪的。那可能是远视。想到这里,我把香肠放在距离它近半米的地方,可还是走了许多冤枉路。我百思不得其解,却不小心碰翻了一盆水。这下可好,蚂蚁周围的水对它“C”型包围。它试了许多次,才试出出口。原来,蚂蚁没有眼睛。
那,蚂蚁是靠什么辨别的呢?我又在离它二十几厘米处放了一片几乎所有蚂蚁都熟悉的叶子。这次,蚂蚁少走了许多路。听觉?不可能,我放的食物都是软着陆。这时,我闻到了香肠和菜叶不同的气味,十分微妙。我终于得出了答案,蚂蚁靠嗅觉寻找食物。
6岁时,有一次我正在楼下玩耍,忽然,天空中乌云密布,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刮,我的小手冻的冰凉冰凉的!眼看着,倾盆大雨将要来临,而我却傻乎乎地蹲在地上,猜猜我在干什么?哈哈,我正仔细地观察蚂蚁。我用手挠挠小脑袋。“咦!怎么这么多蚂蚁?真奇怪,它们身上背着白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呀?我怀着好奇心,用小手摸了摸其中一只蚂蚁,刚挨到,那只蚂蚁就惊慌地逃掉了,我乐得拍手叫好。真胆小”!我的心被这群蚂蚁深深吸引住了。
“轰隆。轰隆”,雷声十分震耳,天色变得越来越暗,那群蚂蚁跑得越来越急,这一阵阵雷声让我毛骨悚然,可是我还是坚持下来,想看个究竟。我蹲在那全神贯注地看,冻锝直打喷嚏,脑子里不断出现蚂蚁搬家的画面。突然我想到了快下雨时,人们匆忙回家的情景,这不是一个道理吗?我挺高兴,因为这毕竟是我自己想出来的。但一想,它身上背的又是什么呢?这还得我进一步观察。这时,妈妈跑到我身边,抱着我,一边往楼上跑一边说:“哎呀,你可把我吓坏了呀!你在那干嘛呀?我可担心死了。”
回到温暖的家,我坐在沙发上气喘呼呼地问妈妈:“蚂蚁在下雨前背的东西。是什么呀?”妈妈拿来较厚的衣服,让我换上,然后说:孩子,它们运粮食呢!因为下雨,吃的不好找,那个小洞就是巢,它们正在往里搬粮食。下次千万不要干这种傻事了!我恍然大悟:“奥!原来如此!”
文档为doc格式
最新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