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观察日记作文600字七篇
在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,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、联想力、想象力、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。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,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察日记作文600字7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第一天。我们找来一个大蒜,一瓣瓣地分开,种在盆子里面。
第二天。大蒜没有多大变化。
第三天。我看见一棵大蒜发芽了,像一个嫩黄色的脑袋钻出了土地,一个新的生命又诞生了!
第四天。又有了两个小脑袋瓜钻出了地面,最先长出的那棵小芽已经有1。5厘米了。看着那三棵健壮的蒜芽儿,我高兴极了,他们好像都成了好朋友。今天,我还给他们三个小兄弟浇了一次水。
第五天。昨天浇了一次水,原来的三兄弟又和另外新长出的三个兄弟成了好朋友,三兄弟加上三兄弟,现在有六兄弟了。
第六天。小芽儿们奋力向上钻,终于全部都钻出了地面,有一些已经穿上了绿色的外套,可漂亮了。
第七天。最先长出来的那株蒜苗足足有7。5厘米了!他的名字可非常帅得哟,叫“老大”。
第八天。真糟糕,原来位居第二位的“飞快”追上来了!第一名的“老大”垂头丧气,无奈的把第一名的位置让给了“飞快”,它们都穿上了绿色的外套。
第九天。赛跑比赛还在继续,这个骄傲的“飞快”又被“老大”赶上了!那株最细小的蒜苗名字叫“小弟”。这个绿油油的花盆最为奋力的就是一株名叫“分瓣小鬼头”的蒜苗了,因为它的蒜叶向四处散开。
第十天。我给老大、小弟、飞快、分瓣小鬼头这几个兄弟拍了一张合影,留作纪念。我还观察到,它们是从泥土表面4至5厘米的地方开始分叉,长出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,叶子是细细长长扁扁的,中间有一条折痕。
……
N天以后。大蒜已经长得很高了。我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,大蒜只会长高不会长粗,这是为什么呢?
爸爸给我烧了一盘放有我自己种的大蒜的鱼,这味道可鲜了。
20xx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晴
我家养了一只小仓鼠,它的名字叫小白。小白长得又白又胖,毛茸茸的小身子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,鼻子像缩小版的猪鼻子,嘴巴又大又扁,四肢又短又细。小白很会吃,它能吃的东西有很多。有:葵瓜子、花生、玉米和白菜……。它吃东西的时候两个后肢站立着,两只前爪抱着食物,放在嘴边慢慢地吃,腮帮子鼓鼓的。但它吃得并不很多,每天只用喂一次食物就可以了。
我在小白的笼子里装了一个滑滑梯,在滑滑梯的顶上安了一个小房子。小白高高兴兴地上窜下跳。一会儿跑到房间里,一会儿跳到刨花上打滚,一会儿钻到刨花底下躲猫猫,多好玩呀!我决定把它放出来和我一块玩。
我拿了一个玩具球,想把它装在玩具球里,可小白不肯出来,蒙着头躲在刨花里面,爷爷用手想把小白抓出来,小白吓了一跳,“zi liu”一下跳上滑滑梯,三下两下爬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去了。我心想:“嘻嘻嘻”,你终于跑到房子里来了。于是我把小房子拿出来,把圆球的口对准房子的小门,把小白往圆球里倒。可是小白趴在小房子的门口那里,怎么也赶不出来,爷爷只好把屋顶打开,这才把小白从房子里抓了出来。
我把圆球放在客厅的地上,让它自己跑。小白细小的爪子往前趴,小球就咕噜噜滚起来。圆球里都是刨花,所以小白走到哪里,哪里就有刨花。这时,又发生了一件让妈妈“魂飞魄散”的事,小白在妈妈刚扫干净的地上拉了一堆屎。妈妈说:“这个地等会你来扫。”我却得意地笑翻了。多么可爱的小白!
等小白玩累了,它就又躲进刨花堆里美美地睡觉去了。
我想知道绿豆是怎样发芽的?
我找了一些绿豆,分成两个组,一组叫实验组,一组叫对照组。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的垫着面巾纸的杯子里,面巾纸就像是土壤。还放上一点水。然后,把实验组放在有阳光的地方,把对照组放在阴暗的地方。
半天过去了,绿豆竟然长胖了许多,水少了一些,原来它们吸收了水分。
第二天,绿豆爆出了嫩嫩的、白白的、尖尖的小芽。我惊喜万分。“我的绿豆宝宝发芽了”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的好朋友。
放学了,我匆匆忙忙跑回家去看我的小绿豆。回到家我拿出我的小绿豆芽,“哇!又长了这么多了,竟然长出了小绿叶!”在杯子里的'小豆芽犹如一个个美丽的小精灵,闪耀着绿色的光,在阳光下享受着温暖的日光浴。
实验组长出了两片碧绿色的真叶,翠绿色的茎差不多已有5厘米长了,白白的根紧紧抓着湿润的纸巾,细长的茎挺得直直的,有点像在站岗的解放军叔叔们,又有点像高高的旗杆笔直地立在操场上,还有点像高大的参天大树,想把枝头顶到月亮上去玩。
对照组也抽出了嫩嫩的苗,不过只有两厘米长,嫩绿色的豆瓣中也长出了一点点碧绿色的真叶,它们个个都低着“小脑袋”,有点像做了错事的小孩低下了头,又有点像正在埋头写作业的小孩,还有点像同学们低着头看书的样子。
小豆芽真有趣。有的垂着“小脑袋”,有的挺着“身子”,我太喜欢它了。
为什么两组有区别呢?原来,在阳光底下的绿豆芽就长得壮实些,在阴暗的地方的绿豆芽就长得柔弱一些。难怪俗话说:万物生长靠太阳。
几片白如似雪、没有一点瑕疵和最底部有一点带紫色的花瓣,嫩黄色的花蕊,凑成了我最喜爱的白玉兰。更特别的是,白玉兰有一种幽秘、沁人心脾的香味。刚开始很淡,但是时间越长,白玉兰的香味就越浓。这也是我喜欢白玉兰的一个特点。
其实我本来不喜欢白玉兰的,也不珍惜她。直到有一天,下了几场蒙蒙细雨,我才知道白玉兰是多么美丽,多么妖娆惑众。
当时雨停了的时候,我出去玩时,看到了我家花园的那丛白玉兰。我很好奇:这丛白色的是什么东西?就走过去一探究。当我看到白玉兰的时候,就被她的芳容给吸引住了。那翡翠般的叶子拖着雪一般的白玉兰,犹如玉兰姑娘身着碧得发亮的迷你小短裙在树叶街上悠闲地散步。有些含苞待放,有一点血一般的小点在花瓣上,很妩媚。花骨朵儿像一个又饱满又肥大的竹笋,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。几乎每一朵白玉兰的花瓣上和叶子上都挂着几颗晶莹剔透的小露珠,使白玉兰更加美丽。
我要离开的时候,我看见了一簇簇、小巧玲珑的嫩黄色的花蕊,上面有花粉。我心动了,手上沾了一点花粉,尝了一下。额,味道比较淡,有一点甜味,还不错!怪不得蜂蜜这么甜!咦?哪来的幽香?我再不以为然地闻了一下,原来是白玉兰发出来的香味。我不假思索地摘了一朵白玉兰,放在我房间的花瓶上。顿时,房间里一片香味。
我家的花园里有许多花,如雍容富贵的荷花和玫瑰花、粉嘟嘟和雪白的桃花。可我只喜欢淡雅、朴素的白玉兰。
我爱你,朴素又纯洁的白玉兰!
小小的根,不太粗的茎,上面分了几个枝丫,叶子是椭圆形的,手一碰,它就合起来了。没错,这就是众人熟知的含羞草。
前些天去花市,看到了含羞草,爸爸见我想要,便给我买了一盆。于是,我欢天喜地地把它捧了回家。回家后,我细细观察,发现含羞草的身材小巧玲珑,也很“精致”。可它的根不太粗,是灰白色的,但布满“皱纹”,很有点沧桑的味道。而它的茎是稍稍深一些的绿色,比根稍粗一些,直径大约有2毫米左右。茎上还有含羞草的自卫性武器——小刺,你可得留神点,不要被扎到了哦!而茎上分出来的小枝丫,可就不是大同小异了。你一定会问:咦,都是同一株上的枝丫,怎么可能不是差不多呢?那你就错了,因为我这些枝丫的粗细、颜色都不相同。它的枝丫有的是朱红色的,有的是嫩绿色的,还有一种是青得发白但透一点淡淡的红的。朱红色的很细,细得好像是弱不禁风,那是因为它已经很“老”了;淡绿色的较粗,有大约2。5毫米;最后一种属于中等,既不给人强壮的感觉,也不让人感到软弱。枝丫上还分2——4个叉。你猜那小叉上面有什么?对啦,小叉上就是叶子。那草绿色的叶子又细又长,是椭圆形的。每个小叉上大约有10——20片叶子,如果小叉很长,也可能多一些。叶子上覆盖着一层绒毛,可爱极了。
含羞草喜爱阳光。有一次,我觉得外面风大、阳光晒,便把含羞草移到家里一处阴暗的地方。没想到,它就像一个遇到了伤心事儿的忧伤女孩,把“脸”给“捂”上了。我猜想,她可能喜爱太阳。于是,我又把它挪到阳光下,它立刻变回了一个精神抖擞、活力四射的快乐少女,又把自己的叶片舒展出来了。欲知原因,且听我慢慢道来。一开始,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后来,我在网上搜到了答案:原来,在晚上或没有阳光的情况下,含羞草便将叶片合拢,以减少水分蒸发;而到了早晨,它就会“打起精神”,迎来美好的一天!怎么样,这些知识你都知道了吗?
这就是那美丽含羞,还有点神秘的“阳光植物”——含羞草!
(一)
今天,老师让我们观察豆子发芽的过程,并记录下来。回到家里,我迫不及待地从柜子里抓出了一大把豆子,有红的、绿的、黄的、黑的,各种各样。我把他们放在一个盛满水的小保鲜盒里,绿豆精灵在盒子里滚来滚去,玩得不亦乐乎;黑豆忍者静静地坐在水底,好像在修练自己;红豆小姐正擦着口红;调皮的黄豆弟弟害怕水的寒冷,缩进了厚重的棉被里。发芽实际上是一场拔河比赛,谁发出来的“绳子”最长,谁就是优胜者。
(二)
昨天正在玩耍的绿豆精灵一不小心,宽大的绿裤子掉了下来,露出了白花花的小屁股,有一位绿豆精灵已经拖着一条小尾巴在水底悠闲地散步。红豆小姐开心地微微张开嘴巴,露出了一颗颗洁白的牙齿。黄豆弟弟从被窝里探出了脑袋,打量着外面的世界。黑豆忍者却一动不动,我心想:他会不会在一定的时候爆发出来,以每分钟一厘米的速度向上长呢?我充满了疑问。
(三)
今天,绿豆精灵大多变成了小蝌蚪,在水里自由的游来游去,黄豆弟弟羡慕死了!把整个上半身钻了出来,个别黄豆弟弟挥动着胖乎乎的小手跟绿豆精灵打招呼呢!这时,坐在角落里的黑豆忍者终于苏醒了,他睁开了眼睛,用犀利的目光看着他们。红豆小姐看着两群小朋友开心地玩耍,笑得更灿烂了。我兴奋地对弟弟说:“他们都快要发芽了,好期待啊!”我看着豆宝宝们茁壮地成长。
(四)
今天,妈妈在微信群里看见同学们的豆子发出的芽儿已经很长了,而我的却只有一点点,经过上网查找,我们才知道豆宝宝们要在潮湿的环境上生长,而不是直接泡在水里。我赶紧把豆宝宝们放在另一个盒子里,把水倒掉,再拿一湿毛巾垫在保鲜盒里,最后把小豆子们转移到湿毛巾上,这样豆宝宝应该能更快速地成长。豆子们似乎容光焕发:“有新家喽,真开心啊。”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?
20xx年8月11日 星期天 暴雨
今天上午,突然刮来一阵狂风,一只蝉落在了我家的窗户上。我眼疾手快地抓住了它。
它圆鼓鼓的大眼睛,又细又长的腿……正在我仔细观察它时,我觉得手指好像被针刺了一下。我一看,它的吸管紧贴我的手指,原来它把我的手指当成树干了。我赶紧把它弄下来,仔细一看,它的吸管里好像还有一根“针”呢!
我想看看这根“针”是怎样工作的。我把它放在吊兰上,它先把吸管紧贴在吊兰上,紧接着好像把“针”刺进了吊兰里,然后美美地喝起了吊兰的汁水。过了一会儿,我又把它放在了外皮更硬的芦荟上,我看它也用它的吸管美美地吸吮起来。难道它的“针”和缝衣针一样硬吗?我顿生疑问。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,我请教了昆虫学家法布尔,他的《昆虫记》上没有关于蝉的吸管内部秘密的内容,我又上百度上搜了一下,结果百度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。看来只有解剖它才能知道了,但当我看到它无辜的大眼睛时心软了下来。我还是等它死了再解剖它来揭开吸管内的秘密了吧。
过了两天,蝉就有气无力地死了。我狠了狠心,拔下了它的吸管。顿时,我惊呆了:它的吸管里还真有一根“针”呢!大约两厘米,黑黑的,亮亮的,就像爸爸的胡子。我用手摸了摸,既不像缝衣针那样硬,也不像头发那样软,和我牙刷的毛的硬度差不多。摸着摸着,那根“针”竟然给我玩了一个小魔术——由一根变成了三根!原来是三根硬毛拼成了一根大“针”!我们平时看到的吸管只是这根大“针”的外皮而已。
这可真是小吸管,大秘密!我想只要我多观察,勤动手,一定还会揭开更多的秘密!
老师点评:本文小作者观察细致,步步深入,领着读者进行了一场“吸管”大探秘活动。内容源于生活,鲜活;语言出于自然,生动。
文档为doc格式
最新推荐